虎纹蛙幼蛙和成蛙池基本个似,对场地无特别要求,只要环境安静、排灌方便、水质、安全、便于管理即可。屋前屋后的庭院、空坪隙地、结构坚固的屋顶、室外或室内均可作为修建蛙池的场所。蛙池规格可大可小,视生产规模而定,小者可为1平方米,大者为50~80平方米(包括陆地面积)。但一般至少应有3个池,以便大、小分级饲养。池中水面与陆地面积之比为3~4:1。水面可种植水浮莲等浮水植物,以改善生态环境。池的质地可以是土池,也可以是水泥池或混合结构,但以硬质土池为佳。池的四周应是垂直的,池壁(或围墙)的高度应有1米左右,可以用水泥、砖砌成,也可以用聚乙烯网片从了底开始向上围成,以防止蛙逃逸,也能阻止部分敌害进入。小虎纹蛙善爬,在围墙或池壁的顶部应向池内伸出3~5厘米的檐边。进、排水口都有应有筛网防止蛙逃跑。虎纹蛙有白天穴居的习性,在环境不太安静、来往人较多的池内设置隐蔽处,使蛙的习性能得到满足,少受干扰。隐蔽物可用轻便的板和砖搭成,但要比较光滑,板与池底的距离应在10厘米以上,以免蛙在其上擦伤、挤伤、隐蔽物以水生植物佳,在水生植物较多及少有人员干扰的池塘,可不必搭置隐蔽处。在水泥底的蛙池底部,可适当铺一层干净的细泥沙,以避免蛙体与水底的池底直接摩擦,池水深度为10~20厘米。蛙池的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1、岛屿式蛙池 整个蛙池平面呈梯状结构,池的一侧为进水渠,另一侧为排水沟,池的中央有空地(可种植蔬菜等作物)和饲料台(食槽)形成岛屿,空地和食槽两侧呈30度斜坡,便于蛙登陆栖息和取食。空地和食槽表面与池底的高度为30~40厘米,食槽用水泥、砖砌成,表面要抹光滑。池底为硬质泥土,整理平坦。
2、斜底式蛙池 斜底式蛙池出有两种形式。池壁为水泥、砖砌或下部为水泥、砖砌,上部用聚乙烯网片围成。池底呈倾斜状,斜坡高处比池底低处要高15~20厘米(视池底的长度而定),倾斜的池底可为硬土质,也可为水泥结构,高的一端用水泥制一饲料台,饲料台靠内侧应留排水孔,以利于冲洗饲料台。池底低处设排水孔,与池外的排水沟相接。进水口设在饲料台一端。这种结构适用于较小的池(几平方米),用于屋顶或室内及室外集约精养池,管理方便,水陆面积比例可通过水位的升降来调节。如是用水泥结构,其池底和池壁要保持光滑,以免蛙在跳跃时擦伤皮肤。
3、大面积蛙池 以野外旷地修建较大面积的土质蛙池,或利用原有自然池塘养蛙,池底要比较平坦而质硬,以便于排水清淤。池塘保水力好。在各个不同方向每隔4米左右修建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水泥饲料台,饲料台的平面略露出水面即可,池内水深好只保持20~30厘米。水体中除种植条件外,还可养殖一些小鱼、泥鳅作为蛙的饵料。并可消除蛙的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