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校设有24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其中各类研究生近7000人,留学生200余人;设有7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9大学科门类。
江苏大学就地处长江流域 “金三角” 的顶点----镇江市,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知识密集,且东邻上海浦东开发区、西接南京禄口机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通信、交通条件和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江苏大学校本部位于镇江市东郊,学府路301号,湖光水色,风景秀丽,有“东郊花园”之美称。江苏大学北固校区位于位于镇江市医政路3号;梦溪校区位于镇江市正东路82号;中山校区于镇江市中山西路63号。
历史沿革/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大学] 学校前身江苏理工大学江苏理工大学(今江苏大学本部)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1960年,为了适应当时农业机械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农业机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农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等专业的师资、设备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并在同年开始招生。
1961年校址迁至镇江,改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
1963年6月,吉林工业大学的排灌机械专业和排灌机械研究室从长春迁至镇江,并入镇江农业机械学院。
1970年9月,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并入。
1982年8月,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系科、专业逐步增加,向多学科方向发展。为了确切反映学校学科内容,经机械工业部批准,改名为江苏工学院。
1994年1月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
1999年1月江苏冶金经济管理学校(成立于1958年)并入,组建新的江苏理工大学。
镇江医学院
原镇江医学院(今江苏大学北固校区)是一所江苏省属医学院校,座落在素有“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该校以医学检验专业著称,是全国首批开设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五所院所之一。合并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培养体系。院校创办于1951年,1984年批准升为本科院校,改称镇江医学院。在学校40多年办学史上,共培养本专科专业生和卫生管理干部万余人。
1951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创建。
1955年,镇江医士学校并入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
1957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
1958年,江苏省卫生干部文化补习班并入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同年,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江苏医学院(部分)、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组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
1962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改建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
1976年,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改建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
1979年,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
1980年,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分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
1984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镇江医学院。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原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今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坐落在镇江市城区的东南部。东邻梦溪园,北峙寿丘山。寿邱山以南,是昔日孔庙的遗址;梦溪园附近,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撰写
《梦溪笔谈》是的居住之地。学校总面积 131亩,其中,校本部70亩,农场61亩。1958年6月,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2年7月,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停办。
1978年1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镇江地区*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正式定名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从建校到合并的40多年中,学校历经了四个阶段。
1958年6月到1962年 7月,是学校的初创阶段;1978年1月到1982年7月,是学校的恢复阶段;1982年7月到1992年12月,是学校的建设阶段;1993年至合并,是学校的发展阶段。
合并办学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2002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在省内办学的9所从三江师范学堂发展而来的高校隆重举行办学百年庆典,并赠鼎纪念。
(9所高校名单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
规模建设/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大学] 师资力量截止2010年底,学校有教职工47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特聘*科学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博士生导师180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32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8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700余人。设有24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博士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重点学科, 4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4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拥有1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专业学位授予权。 办学特色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工科优势明显,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了“秉承为农服务办学传统,坚持走工科院校为农服务道路”的鲜明特色,构建了工科、生命医药、理学、经管、人文五大学科板块,形成了重点突出、交叉渗透、板块联动、优势互补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格局。学校秉承“博学、求是、明德”校训,始终坚持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精神、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历届毕业生都以基础实、知识宽、素质高、能力强,肯干、能干、实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学校多次在全国英语、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等竞赛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被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校园文化/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大学] 校训
博学 求是 明德
博学—广博精深;求是—实事求是;明德—明懂道德,这是做人之本,更是为师之本。
博学——这是对知识追求的强烈愿望,也是对每个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客观要求。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对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认为,君子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因此,每个师生员工都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广泛涉猎,使自己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渊博的学识。
求是——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求得创新。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要使学习取得实效,就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个人工作的实际,进行思考,弄清楚影响事物发展的多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增强正确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明德——这是学习的升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宗明义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寥寥数语,充分反映了学习的本质和深刻的内涵。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正心、修身,为了齐家、治国,为了美好未来。要通过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
博学是机遇之源,求是是为事之道,明德是做人之本。相信在校训的指引下,江苏大学一定会充满着蓬勃生机,向着更新的方向发展。
1 、校标整体图案呈圆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意寓江苏大学师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外环上半部分为书法体江苏大学中文名称“江苏大学”,下半部分为方正大标宋体江苏大学英文名称“ JIANGSU UNIVERSITY ”,中英文均为白色镂空阴文。中间主体图案上方的“ 1902 ” 表明学校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 1902 年张之洞等爱国志士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2 、标识的主体部分为中间变体的“ U ”。图形构成元素是江苏大学英文名称“ JIANGSU UNIVERSITY ”的首字母 J 和 U 的完美结合。三条飘带灵动飘逸,打破了左右对称的结构,使图案敦实而不乏生动。
3 、主体图案左侧的三条飘带形似泛起的浪花,寓意丰富。它既点明江苏大学源于三江师范学堂的悠久历史;又说明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的现实由来。三条飘带还似一条拧成的绳索,盘旋上升,意寓三校合并互融,学校事业蒸蒸日上。
4 、主体图案右侧的“ J ”位于三个飘带之上,似一艘在长江上远航的帆船,二者相合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具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气势,意寓江苏大学这艘航船正劈波斩浪,沿着科学发展的正确航道,扬帆驶向美好的未来。
5 、校标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色调,三个飘带呈渐变色,依次为草绿、淡绿、淡黄,各不相同,整体又统一于绿色。寓意江苏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众多,而又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校园文化百花齐放,校园精神兼容并包,而又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绿色象征朝气与活力,也体现了江苏大学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寓意江苏大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学术科研/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大学] 科研概况学校坚持“教育创新、科技强校”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原则,积极构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互为支撑,传统特色和前沿领域共同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得益彰的科研格局,通过创新机制,奖励冒尖,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奋斗、朝气蓬勃、求真务实的科技团队,在激发科技活力的同时,为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江苏大学组建以来,学校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一方面高度重视、重点扶持原创性基础研究,先后获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纵向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类别、科研成果奖的数量和层次、申请与授权专利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学校还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南水北调、沿江开发等国家、省重大工程项目,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近年来共有40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部、省级科研成果奖,近200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年到帐科技经费总额列全国高校前50位,专利申请、授权数列全国高校43位。学校在2003年*科技事业单位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44位,学校跻身“*专利江苏十强院所”。
研究中心:
江苏省农产品生物加工与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材料摩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党委副书记、校长:颜晓红
党委书记:袁寿其
纪委书记:高庆国
副校长:宋余庆、程晓农、陈龙、施卫东、梅强、张济建、缪子梅、李洪波
机构设置/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大学]一、学院(部)设置 | (二)行政机构 |
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环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临床医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 药学院 理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财经学院 应用科学技术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京江学院 体育部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校长办公室 发展与对外联络办公室 研究室、高教研究所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人事处 (人才交流中心)教务处 (招生办公室) 财务处 (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监察处 审计处 科学技术与产业处 学生工作处 研究生处 设备管理处 后勤管理处 基本建设处 保卫处 退休教职工管理处 招投标办公室 医学部 |
二、管理部门 | |
(一)党群机构 | 三、直属单位 |
党委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组织部 党校 宣传部 (校新闻中心) 党委统战部 老干部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 研究生工作部 保卫部 、 人民武装部 工会 团委 机关党委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档案馆 图书馆出版社(杂志社) 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工业中心) 农业工程研究院 (生物机电工程研究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 科学研究院 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机电总厂 后勤集团 附属医院 附属学校 |
应学校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邀请,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职业与环境毒理学研究中心主任Peter Spencer教授访问该校。
学校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院长许文荣教授和国际交流处处长骆英教授向他全面介绍了该校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概况。作为国际知名神经毒物学家、神经病学和病理学家,美国毒理学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Peter Spencer教授也对该校毒理学、药理学以及神经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如何让研究成果走向世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谈后,Peter Spencer教授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师作了题为“极端环境耐受的植物性食物与神经疾病”(Environmentally tolerant food plants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的学术报告,与到会师生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并就建立“神经毒性和神经保护联合实验室”达成了初步协议,为共同研发神经毒性防护剂提供新的平台。
应学校邀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副校长Mireille Matt及化学专家Catherine Grosdemange-Billiard访问了该校。袁寿其校长、许化溪副校长会见了来宾。双方各自介绍了本学校的办学及发展情况,同时双方就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达成共识。参加会见和座谈的还有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工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主要负责人。
交通路线/江苏大学[江苏省镇江市大学] 3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中山桥-大市口-环城路-……-青年广场-……-东郊宾馆-……-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江苏大学(校本部后)-王龙桥-丹徒镇-长岗-……-谏壁。19 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恒顺酱醋厂-中山桥-大市口西站-大市口南站-市政府-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京口区政府-高专-……-谷阳北路-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江苏大学(校本部后)-王龙桥-丹徒镇-丹徒化肥厂-长岗。
1 路:丁卯开发区-新区广场-公交总公司-丁卯桥-戴家巷-宝塔山公园-青年广场-南水桥-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市政府-大市口南站-大市口北站-四牌楼-电力路-迎江桥。
4 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恒顺酱醋厂-中山桥-大市口西站-大市口北站-江滨医院(江苏大学北固校区)-甘露寺-东吴新村-江滨新村-九里街-象山桥-陈家门-焦山。
29 路: 江滨新村-江滨医院(江苏大学北固校区)-大市口北站-大市口东站--环城路--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京口区政府-高专-……-谷阳北路-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空调001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恒顺酱醋厂-中山桥-大市口西站-大市口南站-市政府-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 -青年广场-……-东郊宾馆-……-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江苏大学(校本部后)-王龙桥-丹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