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认领)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http://jcet.edu.cn/)
网站类型:江苏高校
运营单位:公司
建站时间:2025-05-02
发布信息数量:不限制
keywords/关键词:
description/描述: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我国*所纺织专门学校,距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详细说明
历史沿革/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12年,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了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次年定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这所*最早独立设置的纺织高校,曾先后经历了南通大学纺织科、南通学院纺织科等历史时期,至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迁往上海组建华东纺织工学院,即以后的*纺织大学、现今的东华大学。
南通学院纺织科迁往上海以后,为了延续南通的纺织教育事业,1957年,由张謇先生创办的原大生一厂、大生二厂、大生三厂等纺织企业联合在南通学院纺织科旧址创建“南通纺织企业纺织专科学校”。
1959年,该校更名为“南通纺织工业学校”,并隶属于江苏省纺织工业厅,这就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
经过40多年的变迁与发展,199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南通纺织工业学校的坚实基础上宣告诞生。
学校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取得了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成绩。
2007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2011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
2014年,更名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南通大学合作的“产品设计”专业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成功获批。[1]
办学条件/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设置

学院设有纺染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素质教学部。设置52个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

序号二级学院专业名称
1纺染工程学院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工艺、面料设计、家纺工艺、针织工艺)
2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3染整技术(染整工艺、染料助剂应用与营销、染整产品跟单与贸易)
4生物制药技术
5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
6电气自动化技术
7机电一体化技术
8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9模具设计与制造
10商学院国际贸易实务(跟单、报关与商检、国际结算、单证与货代)
11工商企业管理(营销策划、连锁店长、行政管理)
12物流管理
13电子商务
14会计
15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会展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16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空间设计表现、装饰工程管理)
17家用纺织品设计(产品设计、督导与陈列)
18服装设计学院服装制版与工艺(服装制版、针织服装技术)
19服装设计*
20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21建筑工程技术(建造技术、质量与安全)
22工程造价
23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24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25航空工程学院民航商务(航空物流、航材贸易与管理)
26飞机维修(航空机械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飞机结构维修与内装设计)
师资力量学院有专任教师38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33.76%,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约占62.1%;“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3.51%。45岁以下的青年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5.89%,拥有*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此外,学院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工程师、技术员、能工巧匠近300人作为兼职教师。[2]
*优秀教学团队(1个):染整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沈志平)。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朱建军)、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仲岑然)。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沈志平、仲岑然。
江苏省“333”人才(4个):姜生、孙兵、蔡永东、徐琳。
教学建设

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10个(含建设点)、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双证书试点”专业1个;有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国家精品课程5门、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5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3门;入选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10部。
国家示范建设专业(4个):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纺织品设计(家用)专业、染整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2个):新能源应用技术、工程造价。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一览表

序号专业名称类别级别专业负责人
1新型纺织机电技术建成省级孙凤鸣
2电子商务建成省级倪红耀
3染整技术建成省级沈志平
4服装设计建成省级朱建军
5艺术设计(家纺)建成省级姜淑媛
6软件技术建成省级宋楚平
7国际商务建成省级黄璐
8现代纺织技术建设点省级仲岑然
9工程造价建设点省级徐琳
10电气自动化建设点省级李智明

精品课程

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级别
1家纺艺术设计姜淑媛*
2染色工艺实施与管理潘云芳
3服装设计郝秀芳
4现代织造技术蔡永东
5印花工艺实施与管理沈志平
6纺织纤维与产品耿琴玉省级
7染整前处理工艺实施与管理杨晓红
8染整应用化学李淑华
9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张冶
10.NETWeb应用程序设计胡为民
11染整设备操作与维护贺良震
12服装工业样板设计与制作彭立云
13纬编针织产品开发与生产丁钟复

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纺织材料实验中心。
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现代纺织技术实训基地、*家纺设计师职业资格培训中心、*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并与海门市人民政府共建海门滨海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知行并进,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院荣誉

学校先后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纺织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已成为江苏纺织服装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省内领先地位,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对外交流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对口支援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对口支援苏北教育的号召,与新疆、甘肃等省内外高职院校和职教中心开展广泛合作。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较早地成立了中澳合作的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堪培门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结成友好学校,常年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定期选派教师出国培训,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不断增强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学校与澳大利亚中央技术学院达成了开展工程造价专业的“3+0”合作办学模式;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达成了开展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的“3+1.5”办学模式;与荷兰萨克逊大学达成了开展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信息科学、纺织管理等专业的“3+1”合作办学模式;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达成了会计专业“3+2”专升硕合作办学模式;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学院达成了酒店管理和国际商务专业的“3+1”合作办学模式;与澳大利亚堪培门学院合作建立了“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堪培门学院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和“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堪培门学院职场健康与安全培训与研究中心”。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引进国际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培训及认证的合作项目,开展“雅思考试”和“海外生存”培训项目,为学生的出国学习与交流提供服务。
2011年,学院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聘请外国文教专家特色项目《借鉴澳洲质量培训框架体系(AQTF),创新高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荣获“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学术资源/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机构

学院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市级科研平台3个,校地合作科研机构1个。
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江苏省风光互补工程中心、江苏省家用纺织品与服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科研平台(3个):南通市家纺艺术设计技术服务中心、南通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南通中小企业IT外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
校地合作科研机构(1个):敦煌国际家纺布艺研究所。

科研成果

学院获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3年获得专利(设计)74个。
科研获奖

奖项名称获奖时间授奖级别奖励种类成果等级
抗震棒材环缝旋流多级超快速控制冷却器的研制与应用2010/12/10厅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基于BBT直流伺服控制系统软件技术的高速电脑平缝机控制系统2011/12/10厅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舒适型高档色织面料的研发与产业化2013-12-10厅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节能低污染纱线柔软技术的开发2012-12-10厅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3年知识产权一览

序号专利名称专利号专利类型发明人
1一种吸声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110125642.0发明专利姜生
2环保型乳液状改性丙烯酸酯涂料染色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210140725.1发明专利张炜栋
3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法ZL201210240243.3发明专利成军
4高层住宅外保温体系施工方法ZL201210230070.7发明专利成军
5淤泥烧结保温砖外墙自保温施工方法ZL201210240223.6发明专利成军
6木结构建筑施工方法ZL201210240245.2发明专利成军
7一种钢筋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方法ZL201210121195.6发明专利成军
8全装修住宅室内隔音系统施工方法ZL201210240232.5发明专利成军
9一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ZL201210148626.8发明专利成军
10大跨度空间螺旋楼梯施工方法ZL201210382334.0发明专利成军
11节能、低污染纱线柔软加工方法ZL201010018145.6发明专利张进武
12纬纱曲线梭织物织造方法和专用弹性自由筘ZL201210556259.5发明专利张进武
13工程业务管理系统V1.02012SR133459软件著作吴新华
14船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监控软件Vl.02012SR002954软件著作李金喜
15基于墙体的可拆卸墙纸装置ZL201320242670.5实用新型姜冬莲
16一种天丝织物抗菌整理方法的加工装置ZL201320000923.8实用新型贺良震
17一种环保型木塑保温板ZL2012202065889.7实用新型成军
18一种木塑保温板ZL201220206588.2实用新型成军
19一种木塑陶瓷复合板ZL201220206576.X实用新型成军
20一种木塑装饰板ZL201220206555.8实用新型成军
21一种新型木塑板ZL201220206262.X实用新型成军
22一种易安装木塑板ZL201220206554.3实用新型成军
23高层建筑混凝土打洞限位装置ZL201220192063.8实用新型成军
24利用脚手架设置的架空高压线路防护装置ZL201220321398.5实用新型成军
25卧室楼板隔音结构ZL201220321397.0实用新型成军
26自稳型高强中空薄壁管内模ZL201220321399.X实用新型成军
27玻纤网加固式岩棉板保温结构ZL201220653193.7实用新型成军
28隔音效果优异的楼板排水管穿越构造ZL201320071091.9实用新型成军
29抗裂缝渗水的密目铁丝网加强带ZL201320071101.9实用新型成军
30安全性能优异的悬臂脚手架ZL:201320071333.4实用新型成军
31夹层结构柱碳纤维布加固构造ZL201320071117.X实用新型成军
32抗浮空心楼盖薄壁管内模ZL201320071118.4实用新型成军
33抗开裂、空鼓的墙体构造ZL201320071119.9实用新型成军
34防火型凸窗板高保温结构ZL201320071124.X实用新型成军
35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吊砖装置ZL201320107768.X实用新型成军
36一种快速获得取向纳米纤维的静电直吸式装置ZL201320146523.8实用新型尹桂波
37一种基于薄膜太阳能电池供电的恒温工作服ZL201120385309.8实用新型赵斌
38一种改进型温度测量装置ZL201320129341.X实用新型蔡彬彬
39一种传感器教学实验平台ZL201320130009.5实用新型蔡彬彬
40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建筑物温度监装置ZL201320129369.3实用新型蔡彬彬
41一种风光互补空气净化器ZL201320232755.5实用新型宋永生
42一种带自动售货及报警功能的太阳能公交站台ZL201220366075.8实用新型宋永生
43秸杆焚烧监控系统ZL201320394914.1实用新型宋永生
44一种基于数据加密的语音防伪系统ZL201220681022.5实用新型吴新华
45适用于规则或不规则物品的多用包装盒ZL201320292958.3实用新型严海林
46折叠对开式储物盒ZL201320292957.9实用新型严海林
47家用高效能多用途太阳能发电采暖系统ZL201320145101.4实用新型林森
48一种含金属纱线和磁性纱线的功能性纺织面料ZL201220670645.2实用新型洪杰
49纱线定长截取装置ZL201320036517.7实用新型佟昀
50纱线/纤维切片ZL201320178241.6实用新型佟昀
51纱线切片的制作装置ZL201320174804.4实用新型佟昀
52一种光电互补热水器ZL201320394862.4实用新型陈继永
53一种自发电婴儿声光哑铃ZL201320307722.2实用新型陈继永
54一种自动婴安抚装置ZL201320307721.8实用新型陈继永
55一种风光互补控制系统ZL201320310299.1实用新型赵斌
56一种经剪花面料ZL201320332012.5实用新型陈志华
57一种纵条纹面料ZL201320332103.9实用新型陈志华
58一种具有吸湿导湿功能的手工簇绒地毯ZL201320366071.X实用新型陈志华
59壁饰(七小兔)ZL201330329095.3外观设计陈志华
60六角布花瓶ZL201330329152.8外观设计陈志华
61收纳袋(五鹿侗锦纹)ZL201330329174.4外观设计陈志华
62手提包(侗锦)ZL201330329180.X外观设计陈志华
63手提包(吉祥鸟侗锦)ZL201330329186.7外观设计陈志华
64包装盒(水果特征外形5)ZL201330270906.1外观设计熊逸越
65布(阑珊)ZL201230655307.7外观设计曹镭
66布(家)ZL201230655279.9外观设计曹镭
67布(花容)ZL201230655513.8外观设计曹镭
68布(雀)ZL201230655460.X外观设计曹镭
69布(丛林)ZL201230655343.3外观设计曹镭
70布(漂流)ZL201230655230.3外观设计戴晋
71布(贝壳梦想)ZL201230655459.7外观设计戴晋
72布(假日)ZL201230655562.1外观设计戴晋
73布(精灵)ZL201230655561.7外观设计戴晋
74布(窗)ZL201230655344.8外观设计戴晋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学院图书馆内藏有印刷图书46万册,现刊700多种,报纸100多种。电子资源有清华同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硕博论文、读秀、超星数字图书馆、软件通、超星名师讲坛和万方的部分标准以及其它各类免费资源。
学术期刊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南通纺院学报》)是一份综合性期刊(季刊)。自2001年9月创刊以来,2004年底,《南通纺院学报》在第5届江苏省期刊质量评估分级中被评为一级期刊。2005年6月,被*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在首届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学报评优活动中评为“优秀学报”。2006年3月,被*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9年被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学报。已经被*期刊网、*学术期刊(光盘版)、*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文化传统/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标志

校训
力求精进,忠实不欺
校徽
新标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学校创办人张謇显示的支教思想“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中的用字,重复体现了学校“行知合一,学做合一”的办学特点和“学以致用,工学结合”的职教探索、外形体现学院教学育人的特色。标志两侧为两个正在操作的任务图形,代表了江苏工院校企合作、院校合作的精神。
标志整体性去包含篆刻风韵,简洁大方,诉求明确,充分体现江苏工院的办学理念,以及“人文、开放、*”为内涵的建设目标,以及百年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文化底蕴。[4]
校歌
江苏工程学院之歌

校歌









校园文化学院通过“引企入校”建设生产性实训车间、企业驻校研发中心和教学工厂等以及“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营造浓厚的职场文化氛围,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工厂文化进课堂;通过“*家纺艺术馆”、“沈寿刺绣艺术传习馆”的建设和《*仿真绣鉴赏》课程的开设,加强民族优秀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通过开设《张謇实业与教育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师生创业工作室和开展职业技能大比武活动,加强对学生“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通过开展“在党旗下成长”、“学党史、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张謇与爱国主义”、“红色经典歌咏会”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忠实的爱国情怀;通过开展“大学生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主持人大赛”活动,以及组建“大学生艺术团”等,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格调;通过开展“魅力总裁进校园”、“‘我的青春’优秀大学生成长报告会”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自觉成才;通过开展“纺织科技文化周”、“创业计划大赛”、“基础文明教育月”活动,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此外,通过加强各类学生社团建设,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学院通过制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年度计划,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企业、农村开展社会实践调查、“青年志愿服务”、“南通博物苑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培训班”、“送文艺进社区(军营)”活动以及组建“《江海晚报》大学生记者团”等,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
学校领导/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保刚健
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毅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季跃东
党委委员、副院长:徐晓红、金卫东、邓海龙、钱国军[5]

著名校友/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知名校友有傅道伸、张文潜、任理卿、骆仰止、梅自强、何正璋、陈维稷、杜燕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