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899年,1954年更名至今。该院有着光荣的历史,如参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和十九路军抗日烈士遗体的殓葬、派出医疗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和唐山地震救灾等,是一家有着悠久光荣历史,在市民中有着良好口碑的医院。
广州市*人民医院1995年通过*爱婴医院评估,取得“爱婴医院”称号;1996年被市编办定为市副局级单位;1997年通过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教学医院的评估,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广州医学院附属市一人民医院;2001年底被定为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批定点医疗机构;2003年批准挂牌为广州市临床重症救治中心。现为广州铁路集团和海南省、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佛山顺德区、佛山南海区、从化市、花都区、南沙区等地的医保定点医院。
医院由院本部、鹤洞分院两个院区组成,并经营管理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
鹤洞分院是广州市*人民医院的*直属分院。是芳村地区一所新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建筑面积6600m2,配置有B超、C臂X光机、腹腔镜、中央监护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和中央空调系统、集中供氧系统,同时还与总院共享CT、MR等大型医疗设备;全院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并利用光纤与总院联网,可实现各项诊疗数据共享和远程会诊。
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与南沙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集医、教、科、预防为一体的公立三级综合性医院,隶属广州市卫生局,由广州市*人民医院负责经营管理。南沙中心医院总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建筑工程分三期进行,一期拟定设置床位100张,待整个工程完成将开设床位500张。配有价值近5700万元人民币的先进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其中包括高档次64排螺旋CT、胃肠镜(NB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各类腔镜手术系统等。
南沙中心医院的开设完善了南沙地区的医疗服务配置,保障了区域内居民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为南沙区建设成为海滨式宜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广东省文明窗口”“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贡献单位”等荣誉。全院职工秉承“仁心仁术方便为怀”的院训,努力向“创建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目标迈进。
医疗设备/广州市*人民医院医院诊疗设备总价值3.4亿元,拥有:全身320排螺旋CT、MRI、DS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脑干诱发电位仪、电视纤维胃肠镜、1250毫安电视胃肠X线机、体外超声碎石机、全自动生化仪、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尿液系统分析仪等。建立了全院级信息管理平台,支持全院HIS(医院信息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PACS(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LIS(检验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的一体化;支持全院OA(办公自动化系统)、经济核算、后勤物资管理;支持网上挂号、预约、查询结果、网上结算等业务。
宫腹腔镜
德国WOLF宫腹腔镜德国WOLF宫腹腔镜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绿色手术",它仅需几个约3毫米的小小切口,将内窥镜插入宫腔或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台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通过各个角度对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表面组织进行细致观察,运用特殊的宫、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主要成就/广州市*人民医院1954年姚碧澄院长在内科首创经皮肝穿刺肝内胆道造影获得成功,随后又在脑系科开展经皮穿刺颈总动脉脑血管造影获得成功。心胸外科自1954年开展肺叶切除术,1956年开展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1959年在广州地区率先开展低温下心内直视手术获成功,1962年在省内首次开展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获成功。1955年5月眼科完成华南地区首例角膜移植术。1956年心内科开展右心导管的研究并取得右心导管术的成功,1957年开展的选择性心导管术,为国内首创。1963年内科心血管研究小组成立,开展冠状血管循环血量和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及动脉硬化治疗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大会奖。1962年使用ALWCC座式人工肾,成功抢救一例急性砷化氢中毒尿闭16天的垂危病人,获得全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1964年五官科梁赐芳发明的“气管异物钳”是建国以后*例由医生完成的医疗器械的发明创造。他所研制的“人工电子喉”至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80年1月心胸外科开展首例“二尖瓣置换手术”获得成功。1987年心外科又进行多例高难度心脏手术并成功,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同年4月脑系科开展“经皮穿刺射频热仪治疗三叉精神痛”成功,为国内领先项目。1984年泌尿外科开展经皮穿刺肾石取出术和超声碎石术成功,为国内领先项目。1987年5月心内科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为省内领先项目。填补了省内空白。1996年至1998年间成功施行了我国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中南地区首例“经皮外周动脉腔内旋切吸出术”、广东省首例“异体心脏移植术”等。2001年3月30日,该院还成功实施一例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至今情况良好。
技术力量/广州市*人民医院 精英人才该院一直是广州地区高等医学院和中等卫生学校的重要教学基地,承担了广州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军医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广州市护士学校、广州市卫生学校等院校的医疗、检验、影像、口腔、管理、营养、护理、卫生管理、信息等多专业的临床见习及实习带教任务,并承担多间院校的理论大课的授课任务。1997年以来有20位专家被聘为广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1人被聘为中山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多批硕士研究生。
重要项目1989—1998年,该院承担了上级下达的研究项目共89项,自选项目246项。其中: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科研基金项目1项,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项,省卫生厅“九五”期间“五个一科技兴医工程”重点研究项目1项,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9项,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项,广州市重点科技项目22项,广州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24项。该院取得科技成果102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教委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项,省科学大会奖6项,省科技进步一至四等奖14项。在2001年,全院共申报科研课题120项,目前已经中标的46项,其中包括卫生部2项、省科技厅3项。今年有7个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5个项目获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市(厅)级4个,省级3个。
与时俱进面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市一人明确认识到,既要经得起这种严峻考验,又要抓住难得机遇,从而拓展新思路、建立新观念,迈出新的步伐,开展新的工作,创出新的辉煌。该院还实行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有力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两个效益,加强了医院的竞争能力,使医院面临医保制度的改革;面临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早在1984年该院就建立了电脑室,率先开发了一批卫生系统使用的应用软件,成为广州市计算机应用先进单位。1988年8月中华医学会信息学协会在该院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医学信息交流会”。1994年开始建设全院计算机管理网络。现在已经建成了包括临床(门诊、住院、医嘱、药剂、检验)、行政、后勤(物资管理、就餐)、科教(科研、图书馆)、财务、查询等系统的,共有250个工作站的大型医院信息系统。
业内交流该院医务人员在“科技兴院,便民为本”的方针指导下,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之风长盛不衰。近10年来,该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33项,有64项共获得国家教委、省、市等各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奖120个,出版专着5部。承担了广州医学院、广州卫生学校的大量临床教学任务,作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广州地区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学基地,拥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0余人。承担来自全国各地的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任务,每年接受进修生200—250人,承办*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15项。
特长科室/广州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是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现设病床44张(包括CCU病床7张),有教授和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3人,讲师和主治医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心血管介入技术尤其冠心病介入技术(冠脉造影、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冠脉支架术、旋磨术、血栓抽吸术等)是该专科的特长,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开展了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获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颁发“中华之最”奖牌。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周围动脉扩张和支架术是该科的常规诊疗技术手段,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具有省内先进水平。
心血管外科广州市“科教兴医”重点专科,设有病床30张,CCU病床4张,有教授和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4人。擅长于低体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及冠心病的治疗,如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矫治,同种异体主动脉带瓣血管移植重建右室流出道等均获满意效果,成功实施省内首例二尖瓣置换同时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998年成功进行了省内首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和不停跳状态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消化内科广州市“科技兴医”重点专科,附设胃镜室、消化实验室、超声聚焦刀肿瘤治疗中心。现有床位40张,有教授和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4人,讲师和主治医师5人,其中博士、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硕士学位6人。擅长于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对胃肠道息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胆总管结石、贲门失弛缓症、幽门梗阻、晚期食道癌、胃造瘘等可运用先进的仪器进行内镜下治疗。在中南地区率先引进HIFU超声聚焦刀,开展多种肿瘤的无创性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系列研究和较佳根除方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成为2000年卫生部十大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血液内科现有病床38张,附设血液病学实验室,属广州市“科技兴医”重点实验室;有教授和正、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硕士学位9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非清除性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NST)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成功治疗了多例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顽症,疗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定向扩增、PCR-SSP法进行供受体HLA配型、微卫星法DNA指纹图检测、CD34+细胞的分选等研究工作,促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的开展,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麻醉科广州市“科技兴医”重点专科,有教授和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9人,其中硕士导师1人、博士、硕士(含研究生)8人。承担广东省“五个一工程”等重点科研项目9项,获各级科技成果进步奖11奖;主编《临床监测学》专着一部,“围术期呼吸力学连续气道的监测”、“急性疼痛治疗PCA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全麻深度监测和调控、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临床应用研究”三项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含疼痛专科)和重症监测的整体水平在省内名列前茅,擅长各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心血管手术和器官移植(心、肝、肾)等病人的麻醉处理。
矫形外科现有病床45张,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硕士3人。专业项目包括创伤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显微修复重建等。其强项为创伤骨科、颈椎病、关节置换、肢体修复与功能重建,在省内率先开展对重症高危颈椎病人的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省内首例半骨盆置换治疗骨盆肿瘤获得成功,首例以踝代膝下肢功能重建术和足死移植再造多指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四肢逆行岛状皮瓣和复合组织瓣移植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活骨移植血供监测新方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皮肤科广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是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皮肤科分会的创始单位,是广州地区规模较大的皮肤科之一,是广州医学院教学单位,医疗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广东省皮肤科的前列。皮肤科门诊部设有专科实验室、激光手术室、性病专科诊室及治疗室;皮肤科病房床位15张,是广东省较大的皮肤科病房。病房建有皮肤治疗室、光化学治疗室,及药物薰蒸治疗室。能收治重型药疹、天疱疮、红斑狼疮、皮肌炎、银屑病、重型带状疱疹、重型湿等各种疑难、危重病人。
多动症专科医院以其丰富的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等少儿神经系统疾病成功治疗案例为基础,在*少儿神经医师协会和相关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推动下,成立了华南地区*专业的全国重点少儿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单位,包括:多动症专科诊疗中心、抽动症专科诊疗中心、自闭症研究治疗中心、遗尿症专科诊疗中心、其它疑难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中心。作为华南地区少儿神经医学临床治疗代表,为全国范围内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等少儿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已发展成为我国较具实力的专注于少儿神经系统疾病科研治疗的专科医院。
周边公交/广州市*人民医院(市一医院站)12215253295658高峰快线9夜21广州市内乘2、4、12、31、38、42、56、58、62、133、2路可到。
医师介绍/广州市*人民医院 潘锦瑶广州医学院硕士导师,广州市卫生局局管优秀科技人才,广州市中青年中医骨干,广东省、广州市级中西医结合消化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近年来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共十多篇。承担和参与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市科委科研项目多项,在*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参与的课题获市科委技术进步二等奖。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对中医内科各系统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尤其以慢性胃肠炎症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肿瘤,慢性萎缩性胃炎,脂肪肝、肝胆道感染、溃疡性结肠炎、高血压、中风以及亚健康的中医调理见长。
许瑞琼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主治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各种疾病。尤其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呼吸、心脑血管、妇科等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结肠炎、溃疡病、肿瘤、慢支炎、高血压、中风、颈椎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乳腺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吕忠文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士,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23年。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四肢骨折、跌打损伤、腰椎间盘脱出、颈椎病及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疼痛疾病。对中医皮肤病、疮疡、结肠炎、脱发、面部座疮等中医杂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及良好的疗效。
梁绿茵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针灸临床专业2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中风偏瘫、颈椎病、肩周炎、面神经炎等等常见病;运用中医结合耳穴按压的方法治疗胆石症;运用梅花针结合外擦药的方法治疗斑秃,同时还善用针灸、耳穴按压、埋线等方法进行减肥秀身,并取得满意的疗效。
方建志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医疗系及西医医疗系,获中西医双学历。毕业后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病房医师;现任市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三十年。擅长诊治呼吸病、心脑血管病。尤长于诊治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扩、肺炎;高血压、冠心病、中风、中风后遗症。对多种慢性病有自己独特的配方。
曹利平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对象,医学学士。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擅长内科、肿瘤及妇科疾病的治疗,尤以消化道溃疡、胃炎、结肠炎、高血压、糖尿病、月经不调、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病及各种肿瘤的中医治疗见长,对肿瘤的治疗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减少肿瘤患者术后的副作用和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同时对减少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均有独到之处。
何颖耽主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运用针刺、埋线、耳穴等多种方法进行针灸美容及减肥。对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中风后遗症以及面瘫等针灸常见病。
李凌汉主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结合委员会会员,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对骨科痛症有较深的研究,善于运用正骨手法,结合中西医方法等多种疗法治疗各种骨科痛症。擅长治疗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肩周炎、跌打损伤、骨折、脱位等多种骨科疾病。
所属地区/广州市*人民医院医院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盘福路1号
从市客运站总站出发到广州机关医院路线
线路1:从市客运站总站乘坐5路(坐11站)到云桂村站转乘44路(坐6站)到达道路站下。
线路2:从市客运站总站乘坐5路(坐10站)到基立村站走到江湾路的基立下道站转乘811路(坐7站)、222路(坐10站)到达道路站下。
线路3:从市客运站总站走约90米到地铁广州火车站H出入口乘坐地铁五号线(坐7站)到地铁五羊邨站A出入口下,往后走到五羊新城总站(五羊新城商住中心旁)转乘222路(坐3站)到达道路站下。
从机场出发到广州机关医院路线
线路1: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新机场)走约220米到机场快线A乘车区乘坐机场快线6号线A(坐3站)到机场快线中信广场站走到林和西路的林和西路站转乘183路(坐7站)到达道路站下。
线路2:从机场快线中信广场站走约270米到林和西路站乘坐183路(坐7站)到达道路站下。